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招商引资投资指南:企业投资选址决策解析

上海闵行区马桥镇投资指南报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招商引资公益咨询电话:021-64398555

一、报告基础信息
1.1 报告用途
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企业提供马桥镇产业布局、载体资源、营商环境的精准参考,助力对接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大零号湾” 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红利,辅助企业区域战略决策。
1.2 编制对象
人工智能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商、生物医药研发机构、新材料企业及生产性服务机构
1.3 数据时效
2025 年 11 月(政策依据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 年)》《闵行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数据来源于 2025 年马桥镇重点项目签约信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及权威产业园区运营报告)
1.4 编辑人
上海梧桐联行产业招商选址专家组
二、马桥镇街镇简介
马桥镇是上海市闵行区西南部核心城镇,总行政区域面积 49.5 平方公里,实有人口约 15 万人,是闵行区境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孕育了上海三大考古学文化之一的 “马桥文化”,被誉为 “上海之本”。作为国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卫生镇与全国文明镇,马桥镇形成 “左手千年文明,右手现代活力” 的发展格局,既是低密度宜居区域,也是新兴产业集聚的科创高地。
2024 年全镇企业总数超 1.44 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增长迅速;2025 年以来产业活力持续迸发,2 月集中签约弗川自动化技术产业基地、“蜂花” 洗护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等 6 个重点项目,涵盖生物科技、高新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截至 2025 年 11 月,全镇已集聚优质企业 50 余家,其中近 30%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 “小巨人” 企业认定,培育出鲸鱼机器人等独角兽企业,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三、马桥镇区位介绍
3.1 地理坐标与战略定位
马桥镇地处闵行区西南部,东接颛桥镇,北邻莘庄工业区,南濒黄浦江,西连松江区,处于 “大零号湾” 辐射承载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的交汇点。核心产业区经嘉闵高架 40 分钟可达上海市中心,距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车程便捷,通过 S32 申嘉湖高速公路可快速衔接长三角城市群,是连接上海中心城区与西南郊区的重要产业节点。
3.2 战略叠加优势
马桥镇深度融入三大市级战略布局:作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获市级政策倾斜;承接 “大零号湾”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借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拓展国际市场与资源对接渠道。同时,纳入闵行区主城区统一管理,享受主城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形成 “三重战略叠加、多维资源集聚” 的独特优势。
四、马桥镇区域产业分析定位
4.1 核心战略定位
马桥镇以 “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智能制造新高地、生态宜居产业城” 为核心定位,构建 “3+1+N” 现代化产业体系,即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做强新材料特色产业,培育教育机器人、智能装备等 N 个细分赛道,打造 “研发创新 — 中试转化 — 规模生产 — 应用示范” 全链条产业生态。
4.2 产业赛道布局
  • 核心主导产业:人工智能聚焦教育机器人、工业智能等方向,以鲸鱼机器人、桥田智能为龙头,构建从芯片、传感器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智能制造侧重自动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改造,弗川自动化、利氪科技等企业引领产业升级;生物医药聚焦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制造,本导基因等企业形成研发创新梯队。
  • 特色与培育产业:新材料产业围绕高端纺织、功能材料领域拓展,“蜂花” 等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教育机器人赛道打造全球领先产业基地,形成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研学竞赛一体化布局。
4.3 发展路径
采用 “平台承载 + 龙头引领 + 生态赋能” 模式: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专业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吸引链主企业入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集聚,完善产业生态;依托 “五链一体” 服务体系(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应用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马桥镇产业优势
5.1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作为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核心承载地,已形成以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涵盖人工智能研发、智能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鲸鱼机器人作为教育机器人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建设全球首个教育机器人产业基地,建成后年产值有望超 20 亿元,产品出口 50 个国家和地区,年出货量突破 50 万大关,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5.2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完善
构建 “五链一体” 服务体系,推动创新资源高效整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园区内企业可快速对接行业专家资源,解决技术研发瓶颈,形成 “研发 — 测试 — 量产 — 应用” 的闭环创新生态。鲸鱼机器人产业基地集产、学、研于一体,建设 6000 平方米机器人竞技空间与青少年科技研学基地,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5.3 优质载体与空间储备充足
规划推出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联东 U 谷闵行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多个重点载体,以及工业智造地块、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广阔空间。通过 “腾笼换鸟” 行动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释放产业发展空间,满足企业扩容需求。
5.4 生态宜居的产业融合优势
作为国家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区域生态环境优越,美丽乡村、口袋公园、美丽街区错落有致,韩湘水博园等生态资源丰富,为企业员工提供高品质生活环境。同时,国际网球小镇建设持续推进,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形成 “产业 + 生态 + 文化 + 体育” 的多元发展格局,既吸引人才集聚,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商务交流与品牌展示场景。
六、马桥镇交通优势
6.1 对外交通网络
  • 公路与高速:境内有 S32 申嘉湖高速公路、嘉闵高架路等高快速路,以及北松公路、中春路、元江路等城市主干道,形成 “两高三主” 对外交通骨架。嘉闵高架作为南北向交通大动脉,连接虹桥枢纽与南部产业区,大幅提升通勤与物流效率;S32 申嘉湖高速东接浦东机场,西连浙江,助力企业快速对接长三角市场。
  • 规划轨道交通:市域嘉闵线计划进一步向南延伸至马桥板块(以实际规划为准),未来将实现与虹桥枢纽、上海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直达,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能级。
6.2 内部路网与通勤配套
形成 “网格化、全覆盖” 的内部路网体系,主干道与支路衔接顺畅,部分道路绿化景观特色鲜明,提升通行体验。产业园区周边路网完善,金地威新等重点园区配备独立装卸区与物流通道,满足企业生产物流需求。同时,核心产业区与居住配套区距离适中,员工通勤便捷,且部分园区提供人才公寓,进一步优化通勤条件。
七、马桥镇区域产业生态布局与功能平台
7.1 产业生态布局
采用 “西部产业集聚、中部宜居新城、东部万亩良田” 的融合发展格局:
  • 西部产业集聚带: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为核心,集中布局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等载体,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高密度产业集群;
  • 中部宜居新城:配套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文体设施,打造生产生活平衡的宜居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支撑;
  • 东部万亩良田:保留生态农业基底,发展都市农业与文旅休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
7.2 核心功能平台
  •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市级战略平台,提供 “五链一体” 服务体系,涵盖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资本对接等全链条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 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全国优秀产业园区 TOP10、闵行区智能机器人特色园区,分三期建设,配备多媒体展厅、VIP 会议室、共享实验室等设施,2024 年举办行业交流、政策宣讲等活动 15 次,协助开展政府活动 18 场,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闵行科技园: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合作、人才输送、中试转化等服务,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 马桥镇企业服务中心:践行 “服务是第一优势” 理念,提供项目落地代办、政策咨询申报、政企对接等精细化服务,主动上门为企业解决经营手续办理等问题,打响 “宜商马桥” 营商环境品牌。
八、马桥镇资源禀赋
8.1 产业资源
集聚鲸鱼机器人、弗川自动化、利氪科技、本导基因、“蜂花” 等优质企业,形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拥有 50 余家入驻企业,近 30% 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专利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突出;6 个 2025 年新签约重点项目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
8.2 空间资源
现有产业载体总建筑面积超 50 万平方米,包括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分三期规划)、联东 U 谷闵行人工智能产业园等;规划工业智造地块、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等储备空间,通过 “腾笼换鸟” 与土地综合整治持续释放发展空间,可满足企业从初创到规模化生产的全周期空间需求。
8.3 人才资源
区域内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技术人才储备丰富,产业园区集聚大量行业专业人才,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智力支持;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建立人才输送合作机制,保障专业技术人才供给;通过完善的居住配套与宜居环境,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形成 “人才集聚 — 产业发展 — 人才吸引” 的良性循环。
8.4 文化与生态资源
拥有 “马桥文化” 这一独特文化 IP,历史底蕴深厚;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际网球小镇建设带动体育文旅产业发展;韩湘水博园、口袋公园、美丽乡村等生态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达 41.7%,人均公共绿地 23.8 平方米,为企业提供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也为文旅融合产业提供拓展空间。
九、马桥镇商业配套
9.1 生产配套
  • 技术服务配套:依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闵行科技园、产业园区共享实验室,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测试、中试转化等服务;产业联盟与行业协会推动企业间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2024 年金地威新园区促成多项企业合作;
  • 物流配套:紧邻 S32 申嘉湖高速、嘉闵高架等交通干线,物流运输便捷,可快速对接虹桥枢纽、长三角物流网络;重点产业园区配备独立装卸区、专业吊装口、高承重货梯等物流设施,满足生产物流需求;
  • 能源配套:产业园区实现双回路供电与 5G 信号全覆盖,保障企业稳定生产与数字化运营;部分园区推进绿色能源应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9.2 生活配套
  • 商业载体:区域内规划建设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现有马桥万达广场、龙湖星悦荟等综合体总商业面积超 20 万平方米,满足高端消费需求,核心产业区周边逐步完善餐饮、零售、休闲等商业业态;
  • 居住配套:金地威新等园区配备人才公寓(全镇近 9215 套),周边有多个居住社区,中心村改造项目优化居住环境,提供不同层次的居住选择,租金水平合理;
  • 休闲配套:韩湘水博园、美丽街区、口袋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遍布,国际网球小镇提供高端体育休闲服务,园区内设有健身房、室内篮球场、员工餐厅等配套设施。
9.3 教育医疗
  • 教育资源:区域内涵盖学前至中学阶段优质教育机构(如复旦万科实验中学、文来外国语小学),邻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为企业员工子女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提供便利;
  • 医疗资源:周边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距离闵行区核心医疗机构车程适中,逐步完善的医疗配套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保障。
十、马桥镇营商环境
10.1 政务服务效能
秉持 “服务是第一优势” 理念,打造 “宜商马桥” 营商环境品牌。推行 “主动上门服务” 模式,将 “办事窗口” 开到企业,一对一对接办理经营手续,大幅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如维旺光电从签约到工商落地仅用一个月);建立 “政企常态化沟通” 机制,产业园区全年登门拜访企业频次高,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诉求;通过政策宣讲、培训活动等形式,确保企业精准知晓并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10.2 政策支持体系
  • 创业政策: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支持、创业指导与资源对接服务,鼓励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依托产业园区孵化器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
  • 科技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对创新平台建设给予支持;
  • 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技术人才提供落户便利、住房支持与职业发展保障,优化人才子女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吸引并留住优质人才;
  • 产业政策: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企业给予载体使用、设备更新、产业链合作等方面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应用场景试点与行业标准制定。
10.3 企业服务保障
产业园区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提供财务咨询、法律维权、融资对接等增值服务(2024 年金地威新园区协助入驻企业对接资本资源,多家企业获得大额融资);搭建企业交流平台,通过行业沙龙、产业对接会等活动促进企业间合作,形成产业共生生态;建立用工服务对接机制,协助企业解决人才招聘需求,保障企业用工稳定。
十一、马桥镇优势分析
11.1 核心优势(Strengths)
  • 战略区位独特:处于三大市级战略叠加区,享受多重政策红利,且纳入闵行主城区管理;
  • 产业集群成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已形成龙头引领、配套集聚的产业格局,独角兽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
  • 载体品质优越:拥有全国优秀产业园区等高标准载体,硬件配置完善、服务体系成熟,空间储备充足;
  • 生态宜居加分:作为国家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宜居属性强;
  • 政务服务高效:“主动服务、精准赋能” 的营商环境品牌深入人心,政企沟通顺畅。
11.2 潜在挑战(Weaknesses)
  • 轨道交通依赖规划:目前轨道交通覆盖不足,主要依赖公路交通,市域嘉闵线延伸仍处于规划阶段;
  • 新兴产业配套待完善:部分细分赛道上下游配套企业数量有限,产业链完整性有待提升;
  • 商业配套成熟度不足:相较于中心城区,高端商业、休闲娱乐等配套仍在完善中;
  • 产业同质化竞争:与周边颛桥镇、莘庄工业区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存在一定产业重叠。
11.3 机会(Opportunities)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上海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马桥作为创新试验区将获得更多市级资源倾斜;
  • 轨道交通规划落地:市域嘉闵线延伸至马桥若顺利实施,将大幅提升交通能级;
  • “大零号湾” 辐射深化:随着科创策源能力提升,马桥的成果转化需求将持续增长;
  • 消费升级带动产业:体育文旅、高端制造服务等产业可依托区域资源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11.4 威胁(Threats)
  • 要素成本逐步上升:随着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推进,土地、住房等要素成本可能上涨;
  • 技术迭代风险加剧:新兴产业技术更新速度快,部分企业若研发投入不足可能面临淘汰;
  •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区域纷纷加大新兴产业招商力度,政策与载体同质化竞争加剧。
十二、梧桐联行产业发展专家组研判分析总结
12.1 核心结论
马桥镇凭借 “战略叠加、产业集聚、载体优质、生态宜居、服务高效” 的综合优势,已成为上海西南片区新兴产业投资的优选之地。其 “3+1+N” 产业体系与市级战略导向高度契合,随着重点项目落地、轨道交通规划推进及商业配套完善,2026-2030 年将进入产业加速升级期,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核心竞争力在于 “科创活力与生态宜居的平衡”,既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也为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这种 “产城融合” 模式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强。但需关注轨道交通落地进度与产业链配套完善程度,这两大因素将直接影响区域产业能级的提升速度。
12.2 重点投资方向建议
  • 人工智能领域:优先布局教育机器人、工业智能等细分赛道,入驻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或联东 U 谷闵行人工智能产业园;
  • 智能制造领域:聚焦自动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改造方向,选址工业智造地块或上海工业智能中心;
  • 生物医药与新材料领域:依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闵行科技园的产学研资源,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功能材料生产等业务;
  • 生产性服务领域:围绕核心产业需求,布局技术检测、物流配套、人才服务等,入驻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
十三、马桥镇优质楼宇园区载体空间 / 产业空间
13.1 人工智能与科创研发载体
  • 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位于西部产业集聚带核心区,分三期规划(总建筑面积超 20 万平方米),一期出租率超 90%,二期出租率近 50%。提供 600 平方米起分层厂房、300 平方米起研发办公空间,配备 1900 平方米多媒体展厅、专业吊装口、独立装卸区、3 吨货梯等设施;配套人才公寓、员工餐厅、健身房等生活设施,重点承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企业。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闵行科技园:总建筑面积约 8 万平方米,聚焦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研发办公、中试转化、实验室共享等空间,配备学术交流中心、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承接科技型初创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方向: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
13.2 智能制造与产业基地载体
  • 上海工业智能中心:规划核心产业载体(总建筑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位于工业智造地块,定位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地,提供标准化厂房、定制化生产空间,配备完善物流通道与生产配套,重点承接自动化装备、智能生产、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企业。
  • 鲸鱼机器人产业基地:全球首个教育机器人产业基地(占地超 40 亩,总建筑面积 35000 平方米),包括科研大楼、竞赛基地、研学基地及数字化生产基地,具备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全产业链能力。
  • 弗川自动化技术产业基地:2025 年签约重点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 5 万平方米),聚焦自动化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配备研发中心、生产车间、测试场地。
13.3 新材料与特色产业载体
  • 联东 U 谷闵行人工智能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提供 500-3000 平方米灵活分割的生产研发空间,硬件配置符合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需求,配套商务中心、共享会议室等设施。
  • “蜂花” 智能化生产基地:2025 年签约重点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 3 万平方米),聚焦洗护用品智能化生产与新材料应用,配备数字化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仓储物流设施。
13.4 商业配套与生产性服务载体
  • 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位于中部宜居新城(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涵盖商业综合体、写字楼、配套公寓等业态,重点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商务办公、高端零售等项目。
  • 产业园区配套服务空间:各重点园区配备多媒体展厅、VIP 会议室、科技展厅、学术交流中心等,满足企业产品展示、商务会议、行业交流等需求。
十四、闵行区马桥镇招商引资问答库
  1. 问:马桥镇的核心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定位为 “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智能制造新高地、生态宜居产业城”,构建 “3+1+N” 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 + 新材料 + N 个细分赛道)。
  1. 问:马桥镇的 “3+1+N” 产业体系具体指什么?
答:“3” 指三大主导产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1” 指新材料特色产业,“N” 指教育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多个细分培育赛道。
  1. 问:马桥镇的战略叠加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处于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大零号湾” 辐射承载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三重战略叠加区,且纳入闵行区主城区统一管理。
  1. 问:马桥镇的交通网络现状如何?
答:现有 S32 申嘉湖高速公路、嘉闵高架路等高快速路,以及北松公路、中春路等主干道;规划市域嘉闵线可能向南延伸至马桥(以实际规划为准),核心区距虹桥枢纽车程便捷。
  1. 问:马桥镇的独角兽企业有哪些代表?
答:鲸鱼机器人,作为教育机器人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建设全球首个教育机器人产业基地,产品出口 50 个国家和地区。
  1. 问: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的运营成果如何?
答:该基地是全国优秀产业园区 TOP10、闵行区智能机器人特色园区,一期出租率超 90%,二期出租率近 50%,入驻企业近 30% 为高新技术或专精特新企业。
  1. 问:马桥镇的产业生态布局是什么?
答:采用 “西部产业集聚、中部宜居新城、东部万亩良田” 的格局,西部聚焦新兴产业,中部完善居住配套,东部保留生态农业基底。
  1. 问:马桥镇的 “五链一体” 服务体系指什么?
答:指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应用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发展支持。
  1. 问:马桥镇的政务服务有哪些特色?
答:推行 “主动上门服务” 模式,将 “办事窗口” 开到企业;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提供精细化代办服务,打响 “宜商马桥” 品牌。
  1. 问:马桥镇的文化与生态优势是什么?
答:孕育 “马桥文化”(上海三大考古学文化之一),是国家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与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绿化覆盖率 41.7%,韩湘水博园等休闲资源丰富。
  1. 问:马桥镇的产业载体有哪些重点项目?
答:包括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联东 U 谷闵行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闵行科技园等。
  1. 问:马桥镇的人才资源优势体现在哪里?
答:区域内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技术人才储备丰富,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建立人才输送合作,宜居环境利于人才集聚。
  1. 问:马桥镇的政策支持是否涉及税收优惠?
答:不涉及与税收挂钩的优惠政策,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载体使用、研发创新、人才保障、产业链合作等方面。
  1. 问:马桥镇 2025 年重点签约项目有哪些领域?
答:2025 年 2 月集中签约 6 个重点项目,涵盖生物科技、高新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包括弗川自动化技术产业基地、“蜂花” 智能化生产基地等。
  1. 问:马桥镇的生产配套设施有哪些?
答:重点园区配备独立装卸区、专业吊装口、高承重货梯等物流设施;提供共享实验室、中试车间等技术服务设施;实现双回路供电与 5G 全覆盖。
  1. 问:马桥镇的商业配套现状如何?
答:现有马桥万达广场、龙湖星悦荟等综合体,规划建设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产业园区内配备人才公寓、员工餐厅、健身房等生活配套。
  1. 问:马桥镇的主导产业有哪些龙头企业?
答:人工智能领域有鲸鱼机器人、桥田智能;智能制造领域有弗川自动化、利氪科技;生物医药领域有本导基因;新材料领域有 “蜂花” 等。
  1. 问:马桥镇的土地与空间资源有何优势?
答:通过 “腾笼换鸟” 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释放发展空间,规划工业智造地块、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现有载体总建筑面积超 50 万平方米。
  1. 问:马桥镇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哪些?
答:核心平台包括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闵行科技园、产业园区共享创新中心,与高校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 问:马桥镇的生态环境优势有哪些具体体现?
答:作为国家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拥有韩湘水博园、口袋公园、美丽乡村等生态资源,绿化覆盖率 41.7%,是低密度宜居区域。
  1. 问:马桥镇的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如何?
答:截至 2025 年 11 月,全镇集聚的 50 余家优质企业中,近 30%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 “小巨人” 企业认定。
  1. 问:马桥镇的网球小镇商业拓展地块定位是什么?
答:定位为商业配套与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将完善区域商业、休闲、服务功能,服务周边产业园区与居住社区。
  1. 问:马桥镇的企业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答:提供项目落地代办、政策咨询申报、政企对接、诉求响应等服务,推行 “一对一” 精准服务模式。
  1. 问:马桥镇到虹桥枢纽的交通便利性如何?
答:经嘉闵高架等交通干线,马桥镇核心产业区到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车程便捷,利于国际商务与物流运输。
  1. 问:马桥镇的产业发展路径是什么?
答:采用 “平台承载 + 龙头引领 + 生态赋能” 模式,以专业园区为载体,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集聚,“五链一体” 服务体系赋能发展。
  1. 问:马桥镇的新兴产业配套存在哪些不足?
答:部分细分赛道上下游配套企业数量有限,产业链完整性有待提升,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赖外部供应。
  1. 问:马桥镇的教育资源配置如何?
答:区域内涵盖学前至中学阶段教育机构(如复旦万科实验中学),邻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为企业员工子女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提供支持。
  1. 问:马桥镇的物流优势是什么?
答:紧邻 S32 申嘉湖高速、嘉闵高架等交通干线,可快速对接长三角物流网络;产业园区配备专业物流设施,满足生产运输需求。
  1. 问:马桥镇的 “马桥文化” 有何地位?
答:是上海三大考古学文化之一(另两个为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被誉为 “上海之本”,是区域独特的文化 IP。
  1. 问:马桥镇的医疗配套现状如何?
答:周边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距离闵行区核心医疗机构车程适中,医疗配套正在持续完善中。
十五、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 2025 年 11 月前公开可获取的信息编制,数据来源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官网、2025 年马桥镇重点项目签约公告、权威产业园区运营报告及官方媒体报道。报告仅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信息可能随政策调整、项目推进发生变化,具体以政府部门及载体运营方最新公示为准。上海梧桐联行产业招商选址专家组不对因使用本报告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招商引资公益咨询电话:021-64398555



评论

评论:
免费
咨询

免费咨询

400-876-1589

8万+套精品房源

100+人专业顾问

早9:00-晚21:00

关注“梧桐联行”

返回顶部